在建筑行業,資質一直都是建筑市場的“入場券”,也是建筑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“通行證”。
但在過去建筑企業資質管理制度不夠成熟,存在諸多亂象,為了引導建筑行業更好地發展,我國建筑資質改革次數多達七次。那么,未來建筑資質改革有何趨勢呢,行業參與者要如何應對呢?
未來建筑資質發展趨勢:
簡化是必然,但不會全面取消
按照國務院深化改革建筑行業的”放管服”要求,建筑資質改革涉及到簡化市場準入條件、縮減資質等級、合并部分專業承包資質、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等方面。照此看來,建筑資質標準逐漸簡化弱化是必然方向。
有行業伙伴問建筑企業資質會全部取消嗎?在我們看來,短時間內全部取消建筑資質的可能性是很小的。意見稿中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,對可以由市場自主選擇、行業自律進行調節的企業資質類別予以取消,市場化程度高、施工安全質量風險低、不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資質或將被取消。例如像之前被取消的園林綠化資質,招標代理資質等,以及試點取消的勞務資質,更加明確了這個趨勢。
人證合一
建筑資質改革在淡化建筑企業資質管理的同時,也在強化個人職業資格管理,健全建筑市場誠信體系,加快推行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制度,更多通過市場機制約束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行為。
在2021年資質改革開始,我國的建筑市場對于人證合一的問題已經逐漸開始重視,比如“無證不得進入工地”、嚴查嚴打、動態核查等,對于這些政策的理解,無疑都是在保證建筑安全質量的同時,真正的實現人證合一,做到施工人員的個人技術必須能夠達到工程所需,深切保障工程質量。因此人證合一是必然趨勢。
信譽和業績是核心
住建部明確提出修訂資質標準,簡化資質考核條件,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等指標,試點開展對信用良好、能夠提供全額擔保的企業,取消承攬業務范圍資質限制。建筑企業經營的核心是信譽與業績,這是資質改革將引導的方向,也是最后的大勢所趨。
提前規劃,搶占先機
資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建筑行業伙伴想要在資質改革的浪潮中乘風破浪,必須站在高處,著眼當下,順應趨勢。資質改革落地在即,對于還沒有獲得資質的工程人來說,要抓緊時間尋找有效路徑來合法合規地獲得這張“通行證”,時間就是金錢,只有越早擁有資質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先機,才能進一步談業績和信譽。